SolidWorks(以下简称 SW)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软件,以下是其通常的学习内容:
一、草图绘制
2D 草图:学习使用各种绘图工具,如直线、圆、圆弧、矩形等绘制二维图形。掌握精确绘图的方法,包括输入坐标值、使用约束(水平、垂直、平行、相切、等长等)来确定图形的形状和位置。
3D 草图:了解如何在三维空间中绘制草图,这对于创建复杂的三维模型(如具有空间曲线的零件)非常重要。
草图工具:熟悉如偏移、修剪、延伸、镜像、阵列等工具,用于对草图进行编辑和修改,以满足设计需求。
草图约束与标注:能够正确添加尺寸标注以确定图形的大小,运用几何约束来保证图形的几何关系准确无误。例如,让两条直线保持垂直或平行,让一个圆与一条直线相切等。
草图共享与派生:理解如何在不同的零件或装配体中共享草图,以及如何从现有草图派生新的草图,以提高设计效率和保持设计的一致性。
多轮廓草图与草图块:学会创建包含多个轮廓的草图,以及将常用的草图组合定义为草图块,方便重复使用和管理。
草图的开环与闭环:明白开环和闭环草图的区别,以及它们在不同建模操作(如拉伸、旋转等)中的应用。开环草图通常用于创建片体或具有开放形状的特征,闭环草图则用于创建实体特征。
大量练习:通过大量的练习案例,提高草图绘制的速度和准确性,积累处理各种草图问题的经验技巧,如处理草图中的错误、遵循高效的草图绘制原则、抓住草图的核心关注点等。
二、三维建模
三维建模命令:掌握各种基本的三维建模命令,如拉伸、旋转、扫描(轮廓沿着路径生成实体或曲面)、放样(多个轮廓之间进行过渡生成实体或曲面)等,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灵活运用这些命令创建不同形状的实体模型。
三重轴:理解三重轴的概念和作用,它可以帮助在三维空间中准确地定位和旋转模型或特征。掌握如何使用三重轴进行模型的位置和方向调整 。
实体的操作:包括对实体进行布尔运算(并集、差集、交集),以组合、切除或相交多个实体来创建复杂的形状;学会对实体进行倒角、圆角操作,使模型的边缘更加光滑或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;还包括对实体进行抽壳(创建薄壁结构)、加厚等操作。
孔特征应用:了解如何在模型上添加各种类型的孔,如简单直孔、沉头孔、锥孔等,并掌握孔的位置、尺寸和方向的设置方法,以及孔的阵列和镜像等操作技巧。
设计树管理:熟悉设计树的结构和功能,它记录了模型的创建过程和特征顺序。能够在设计树中进行特征的隐藏、显示、删除、重排序等操作,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修改模型。理解父子关系,即一个特征依赖于另一个特征而存在,修改父特征可能会影响到子特征。
零件配置:学会创建零件的不同配置,例如通过改变尺寸参数或特征的状态,生成同一个零件的多种变体,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或应用场景,如不同尺寸规格的产品零件 。
特征曲线:掌握如何创建和使用特征曲线,如通过投影、相交等方法得到的曲线,这些曲线可以用于辅助建模或作为其他特征的参考。
参考几何体:学习创建基准面、基准轴、基准点等参考几何体,它们在建模过程中起到辅助定位、确定方向和作为特征创建的参考等作用。
三、钣金设计
钣金建模命令:熟悉专门用于钣金设计的命令,如钣金基体、折弯、展开、冲压特征(如凸台、凹坑等)、加强筋等,能够使用这些命令创建各种钣金零件。
折弯与展开:理解折弯的原理和参数设置,如折弯半径、折弯角度等,以及如何进行折弯的计算和调整。掌握将钣金零件展开为平面形状的方法,以便进行下料和加工制造的准备。
折弯扣除及 K 因子:了解折弯扣除和 K 因子的概念,它们是用于计算钣金折弯展开长度的重要参数。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折弯工艺,正确设置折弯扣除值或确定 K 因子,以确保展开尺寸的准确性。
实体转钣金:掌握将普通实体零件转换为钣金零件的方法和技巧,以及在转换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方法。
焊接型材与型材剪切:学习如何处理焊接型材的建模,以及如何对型材进行剪切等操作,以满足特定的钣金结构设计需求。
加强筋:了解加强筋的作用和设计原则,学会在钣金零件上合理地添加加强筋,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度,同时要注意加强筋的形状、尺寸和位置的设置。
多实体钣金设计:能够处理包含多个钣金实体的复杂设计,掌握在多实体环境下进行钣金建模和装配的方法,以及如何协调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。
钣金设计各种错误的处理:在钣金设计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各种错误和问题,如折弯冲突、尺寸不匹配等,学习如何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,以保证钣金设计的顺利进行。
四、装配设计
装配体的命令:了解装配体环境下的各种操作命令,如插入零部件、移动零部件、旋转零部件、固定零部件等,掌握如何将各个零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装配体。
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:学会定义零件之间的各种配合类型,如重合、平行、垂直、相切、同轴心等,以确定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和相对运动关系。理解配合的约束条件和优先级,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设置配合,使装配体的运动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。
干涉查询:掌握在装配体中进行干涉检查的方法,及时发现零件之间的干涉情况,以便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,避免在实际生产中出现装配冲突。
装配特征应用:了解一些装配特征的应用,如在装配体中创建新的特征(如切除、孔等),这些特征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零件;学会使用装配体中的 “智能扣件” 等功能,快速添加标准的紧固件(如螺栓、螺母、螺钉等)。
孤立隐藏:能够对装配体中的零件进行孤立显示或隐藏,以便更专注地查看和操作特定的零件或部分装配结构,提高装配设计的效率。
装配爆炸与动画:学习创建装配体的爆炸视图,展示装配体中各个零件的安装顺序和位置关系;掌握制作装配体动画的方法,模拟装配体的运动过程或展示其工作原理,用于设计演示和交流。
Toolbox 标准件库:熟悉 Toolbox 标准件库的使用,能够从库中调用各种标准的零件(如螺栓、螺母、轴承等),节省设计时间并保证设计的标准化。
设计方法:包括自下而上设计(先分别设计好各个零件,然后将它们组装成装配体)和自上而下设计(先创建装配体的总体布局和框架,然后在装配体环境中设计各个零件),了解两种设计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,并能够根据实际项目灵活运用。
虚拟子装配和虚拟零件:理解虚拟子装配和虚拟零件的概念和用途,掌握创建和使用它们的方法,以提高装配设计的灵活性和效率,特别是在处理大型复杂装配体时,可以通过虚拟子装配来简化装配结构的管理,而虚拟零件则可以用于表示一些临时的或辅助性的设计元素。
五、工程图绘制
工程图布局命令:学习如何创建和设置工程图的各种视图,如主视图、投影视图(俯视图、左视图、右视图等)、轴测图、剖视图(全剖视图、半剖视图、局部剖视图等)、断面图等,掌握视图的放置位置、比例、显示方式等设置方法,以清晰地表达零件或装配体的形状和结构 。
工程图注解命令:了解并掌握在工程图中添加各种注解的方法,包括尺寸标注(线性尺寸、直径尺寸、半径尺寸、角度尺寸等)、公差标注(尺寸公差、形位公差)、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、焊接符号标注、零件序号标注、明细栏创建等,确保工程图包含了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信息 。
标注的思路与注意事项:明确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,如尺寸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、清晰性,以及合理的标注布局,避免尺寸标注的混乱和歧义。注意公差的选择和标注,理解形位公差的含义和应用场景,掌握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和焊接符号的技巧。
各种剖面视图技法: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剖视图类型来展示零件的内部结构,掌握剖视图的剖切位置、剖切方向和剖切范围的确定方法,以及在剖视图中正确显示和标注内部尺寸和特征的技巧。
视图边线处理:学会对视图的边线进行显示或隐藏、加粗、改变线型等处理,以突出或弱化视图中的某些部分,使工程图更加清晰易读。例如,可以隐藏一些不必要的边线,或者将重要的轮廓线加粗显示。
视图布局处理:了解如何合理地安排工程图中各个视图的位置和大小,使工程图整体布局美观、协调,便于阅读和理解。考虑视图之间的对齐、间距以及与标题栏、明细栏等的位置关系。
图纸转换与批量出图:掌握将工程图输出为不同格式(如 PDF、DWG 等)的方法,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。对于需要批量出图的情况,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和技巧,提高出图效率,如设置打印模板、批量打印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