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凭证的审核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基础,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是原始凭证审核的一般流程:
### 真实性审核
- ××凭证日期审核××:检查原始凭证上的日期是否与经济业务发生的实际日期相符。若日期存在明显不符或逻辑错误,如发票日期早于合同签订日期,可能存在问题,需进一步核实。
- ××业务内容审核××:仔细审查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是否真实发生,是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。例如,审核一张差旅费报销单时,需查看出差事由、行程安排等是否合理,是否与企业业务需求相符。
- ××凭证填制单位审核××:确认原始凭证的填制单位是否真实存在且合法有效。对于发票,可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等渠道查询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,防止虚假发票入账。
### 合法性审核
- ××法律法规审核××: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,审核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规。如企业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开具发票的情况,是否违反了税收法规等。
- ××财务制度审核××:检查原始凭证是否符合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。例如,企业规定某项费用的报销需经过特定审批流程,审核时需查看是否有相应的审批签字,报销金额是否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。
### 合理性审核
- ××经济业务合理性审核××:判断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常理和企业的经营实际。例如,某企业在短期内频繁购买大量与生产经营无关的高档消费品,这种情况就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,以确定其合理性。
- ××数据合理性审核××:对原始凭证中的数据进行分析,查看其是否合理。如采购原材料的单价是否与市场价格相符,若价格明显偏高或偏低,需查明原因,防止企业利益受损。
### 完整性审核
- ××凭证要素审核××:检查原始凭证的各项基本要素是否填写齐全,包括凭证名称、填制日期、填制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、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、接受凭证单位名称、经济业务内容、数量、单价、金额等。任何一项要素的缺失都可能影响凭证的有效性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。
- ××附件完整性审核××:查看原始凭证是否附有相关的附件,如发票是否附有购货清单、报销单是否附有相应的发票和审批文件等。附件是对经济业务的补充说明,缺少附件可能导致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充分证明。
### 准确性审核
- ××数字准确性审核××:对原始凭证上的数字进行仔细核对,确保金额计算正确,大小写金额一致。如发票上的小写金额与大写金额不一致,应要求填制单位重新开具。
- ××文字准确性审核××:审核原始凭证上的文字表述是否准确、清晰,无歧义。特别是对于经济业务内容的描述,应准确反映业务的实质,以便于正确进行会计核算。
### 审核结果处理
- ××审核通过××:如果原始凭证经过审核,完全符合上述各项要求,则可以作为合法有效的记账依据,进入记账凭证的填制环节。
- ××审核不通过××:若原始凭证存在问题,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。对于一般性的错误,如填写不规范、计算错误等,应要求填制单位或经办人员进行更正或重新填制;对于存在虚假、违法违规等严重问题的原始凭证,应拒绝受理,并及时向上级报告,查明原因,追究相关责任。
